王毅:中德气候合作可选择四大优先领域

百科 2025-07-06 19:08:42 8

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 (记者 庞无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王毅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近日在由中国新闻网主办,中德择德国联邦经济发展与外贸联合会协办的气候“东西问·中德气候对话”上建议,中德气候合作可以更多选择一些优先领域,合作包括绿氢、可选循环经济等。优先

王毅指出,领域尽管面临疫情和日益复杂的王毅地缘政治环境等挑战,中德双方依然需要进一步加大合作。中德择气候问题是气候超越国家、超越意识形态的合作全球性挑战,可以淡化在价值观方面的可选冲突,更多地促进务实合作和行动的优先开展。

作为双方合作的领域见证者和亲身参与者,王毅表示,王毅中德的环境和气候合作已有很长历史。环境合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在2008年之后,中德气候合作也迅速增加。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杜祥琬(右上)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右下)。中新网记者 翟璐 摄

未来,王毅认为,中德气候合作可以更多选择一些优先领域:

一是在氢能方面的合作。中国的氢能发展很快,西北地区已用生产绿氢。氢能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如:驱动燃料电池的重型卡车,或用氢能生产更多化工原料。不同场景下,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需要中国跟德国之间开展合作。德国在这方面的能源转型上有很好的经验,中国也在可再生能源的设备制造以及大规模应用降低成本方面,有很好的经验。

二是在摆脱化石能源依赖方面的合作。未来中国要“退煤”,德国、欧盟要“退天然气”等,其实这是同样的问题,如何更好地采取措施,需要双方做更多合作。

三是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合作。德国跟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这个领域有合作。未来,循环经济合作如何过渡到双碳目标之下,废旧的、淘汰的设备怎么回收等方面也可以开展合作。

四是在气候立法、政策等其他领域的合作。德国在气候立法、政策方面有很多很好的经验,比如有《气候保护法》。中国全国人大也在考虑下一步怎么样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方面,构建一个更好的法律体系。

此外,王毅表示,中德也需要消除合作当中的一些障碍或挑战。欧盟计划推出的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以及一些新标准等,但其中需要看到中国跟德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还有一些差距,希望基于中欧环境和气候联合公报、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和政府联合声明来促使气候合作更加务实。(完)

本文地址:http://www.sozhouc.com/html/082e14699771.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内核源代码表明:微软曾考虑推出Surface Duo 2双屏仅Wi-Fi版

多米尼加确诊两例猴痘病例

安徽池州:房展会期间购房首付比例两成 每套补贴3000元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整治突出问题,严守耕地红线

暴雪网易“分手”,玩家 、主播何去何从?

专访奇安信总裁吴云坤:网安市场未来将达万亿规模,不会形成“踩踏”

约翰逊告别演讲给继任者提建议:紧跟美国,始终检查“后视镜”

抄底美股!多家基金上报美股ETF产品发行申请

友情链接